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黃仁宇:我之所以成為歷史學家,是因為自己顛沛流離,一切源於中國的動盪不安。
  我開始接觸(歷史學)這一行業和技藝,是因為動盪不安的生活造成心靈苦惱。
  為了尋求問題的解答,我才發現世上所有的事件全都緊密相連。

  今日的中文閱讀世界,如果要提出一位從學者、企業家等各界名流,到白領、學生等普通讀者均讚譽有加的歷史學家,黃仁宇無疑是最無爭議的人選之一。本書收錄黃仁宇未曾結集出版的單篇專文,曾散見於英國、美國、德國、香港、臺灣等地報刊雜誌,是窺視黃仁宇大歷史觀的最佳途徑。

  黃仁宇先生的著作已經出版十餘本,但仍然有一些論文散落各處,未曾收入現已出版的著作中,對於喜愛黃仁宇先生及其作品的讀者來說,這不能不是一個遺憾。有鑑於此,在黃仁宇哲嗣黃培樂先生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多方途徑搜集整理黃仁宇先生集外文字,編成一冊,以補充現有版本的不足,同時也作為黃仁宇先生一百週年誕辰的特別紀念版。書名題為:《黃仁宇的大歷史觀》也正是要再次彰顯黃仁宇先生強調長時間與慢結構的大歷史觀點。

  黃仁宇先生的讀者都知道,他最擅長的就是以具體的例子說明大歷史的道理。他常提到「歷史的長期合理性」這一觀念,意思是說,我們看歷史最大的通病就是以個人的道德立場講解歷史。道德不僅是一種抽象籠統的觀念,也是一種無可妥協不能分割的因素,如果它一提出,則涇渭分明,好人與壞人蓋棺論定,故事就此結束。然而天地既不因堯舜而存,也不因桀紂而亡,一個國家與社會之所以會與時代脫節,並非任何人的過失,我們要看的是,各時期的土地政策、財政管理、軍備情形、社會狀態、法律制度等。我們要考慮的是,能夠列入因果關係的,以在長期歷史上的合理性為主,對其他的細微末節,不過分重視,甚至每個歷史人物的賢愚得失,都要認為是次要的。

  本書共收論文十篇,其中〈倪元璐:新儒家官僚的「現實主義」〉、〈十六世紀明代中國的軍費〉、〈明代的財政管理〉、〈中國社會的特質〉等四篇原為英文論文,由陳時龍先生譯為中文。透過這十篇過去沒有機會閱讀的文章,讀者當能更加體會上述的黃仁宇先生的歷史觀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仁宇


  191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2001年1月8日逝世於美國紐約。天津南開大學肄業(1936-1938),成都中央陸軍官校畢業(1940),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1947),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學博士(1964)。曾任陸軍少尉排長(1941)、中尉參謀(1942)、駐印新一軍司令部上尉參謀(1943-1945)、少校參謀(1946)、駐日代表團少校團員(1949-1950),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主要著作有《緬北之戰》(1945,聯經2006、2018)、《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英文版1974,聯經中文版2001)、《萬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1985)、《放寬歷史的視界》(1988)、《中國大歷史》(英文版1988,聯經中文版1993)、《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989)、《地北天南敘古今》(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聯經1991、2018)、《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1993)、《近代中國的出路》(聯經1995)、《汴京殘夢》(聯經1997、2011)、《關係千萬重》(1998)、《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聯經2001)、《大歷史不會萎縮》(聯經2004)、《明代的漕運,1368-1644》(聯經2006、2013)。
 

目錄

出版說明
 
中國社會的特質:一個技術層面的詮釋
早期的統一與中央集權
農業社會的官僚政治管理
科學技術和貨幣經濟的低水平發展
社會後果
歐洲的過去和中國的未來
從唐宋帝國到明清帝國
 
倪元璐:新儒家官僚的「現實主義」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的軍費
 
明代的財政管理
傳統理財思想與措施的影響
戶部及戶部尚書
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
一五九○年前的財政管理
一五九○年後的財政管理
結論
 
什麼是資本主義?
當代論述資本主義的學派
資本主義的精神
布勞岱對中國經濟史的解釋
官僚體系的障礙
不能在數目字上管理
法律與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範圍
資本主義的時空剖析
資本主義的條件
 
蔣介石
蔣介石的歷史地位:為陶希聖先生九十壽辰作
站在歷史的前端
我們的問題,我們的思考
中國與日本現代化的分野
臺灣的機會與困境
中國歷史的規律、節奏
 
黃仁宇著作目錄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5233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中國社會的特質──一個技術層面的詮釋
 
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許多外國觀察者相信,新的中國領導階層將會與舊的傳統完全決裂。今天,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革命的劃時代效應已然清晰可見。然而,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國的社會和文化傳統已經被納入新的秩序之中。毫無疑問,這將會發揮巨大的影響,不僅會影響中國人自身的命運,而且會決定人類將來的命運。
 
在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的歷史延續性有時被視為是智慧引導的勝利。許多西方學者在中國人的共產主義、儒學、道教,甚至佛教之間找到了一些理論共同點。儘管它們之間的差異有很多,但它們之間的聯繫卻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加以證明。但是,這容易過分強調哲學家的影響,而弱化了具體的環境及經濟因素的作用。
 
中華民族精神的構成,當然是一個可以進行不同詮釋的主題。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無論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多麼強大,也不能掩蓋其下還存在著氣候、地理和社會融合等物質性力量這樣的基本事實。中國的歷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一切文明的歷史,乃在於中國在公元前若干個世紀裡就已經發展出了一種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由於此種體制必然能夠動員還只是相當原始的技術來支持,因而它也確實是一項很大的進步。然而,中國所達到的高度中央集權,並不是源於政治思想家們的想像,而是由環境造成的。地理是壓倒一切的因素。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這種中央集權體制因為不得不持續地被加以完善並維繫,使中國的政治和倫理的成熟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制度的發展,如多樣化的經濟制度、系統化的民事契約法、保護個人的司法體系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後述的那些制度相對而言依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反而確定無疑地被抑制,以免它們擾亂帝國的統一管理。結果,沒有預想到的是,由於缺乏所謂的技術精細化,中國的官僚政府通常表現得廣度有餘而深度不足。這一點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中國官僚政府所獲得的支持,主要來源於社會習俗和社會價值觀。鼓勵個人附屬於各類初級團體;然而,如果一種教導式的道德規範強調個人對他的同胞的義務,它也就會抑制他所有的對於自然權利的訴求。過去2000年裡,這些情況沒有什麼改變。
 

 

 

 

回顧自己幼年、少年時的近二十年讀書生涯,好像從未知道過什麼才算讀書。幼年時,很長一段時間以為古代的書沒什麼好讀的,只有西方的書籍才是先進的好書,於是讀西方經濟學,讀凱恩斯,讀弗洛伊德,還讀牛頓的鍊金術,欣賞畢卡索的繪畫。 直到有一次,讀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的故事。 ... 畢卡索:整個西方都沒有藝術 畢卡索說:「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一位了不起的畫家!我真不明白,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到巴黎來學藝術?」 畢卡索還對齊白石說:「不要說法國沒有藝術,整個西方都沒有藝術!」 除了畢卡索,對中國文化、中國藝術做出高度評價的西方人非常多。為什麼? ... 先秦兩漢古籍:傳統文化中了不起的傑作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底是哪些內容的魅力呢?老師可能會告訴我們,是這裡面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而這個文化內涵,用語言實在無法描述清楚。 直到後來讀到先秦古籍,帶給我特別大的震撼。才發現讀唐詩宋詞小說這些,不過算是小打小鬧。 ... 對於讀書要說真格的,《詩經》、《周易》、《黃帝內經》、《史記》、《列子》等等這些書才真正稱得上傳統文化中了不起的傑作。讀別人嚼過的解讀書也可以,但永遠不如讀古文來得震撼。 我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是包羅萬象的,天文、地理、治病救人、歷史評論可謂無所不包。尤其是其中的天象研究,讓人著迷。 神秘的天象研究 以前,對於自己的讀書速度,我是非常滿意的。直到遇到先秦古籍,讀書速度可以用「飛流直下三千尺」來形容。兩、三年讀通一本,都能稱得上奇蹟。不要說讀通一整本,哪怕理解了其中幾句話之後,對於書中的那個歷史階段,只能用驚嘆來回答。 最近仍在迷天文學部分,這裡我就從古人的天象觀測舉個例子。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似乎對地球有影響的只有太陽和月亮,我們一般可能會認為行星應該對地球的作用不大。 ... 如果按照現代科學來說,哪怕按照最基礎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來仔細分析,我們都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日月星辰對地球都有影響。現代天文學研究,是否已經明確了所有天體的影響呢?答案是並沒有。 但是,對於我國古代先民來說,從某種意義上,研究了更多星體運行對於地球影響規律。這從我國的天文曆法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晝夜更替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比較容易理解,天干地支曆法的60花甲子就比較神秘了,因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幾乎感受不到天干地支到底是什麼。 ... 簡單來說,天干地支就是類似春夏秋冬一樣循環往復的,這些更加複雜的規律,可以從星象運轉中得出答案。 我國傳統文化一直秉承的理念是人天合一的思想。讀了很多古籍中的天文記載之後,我甚至在思考一個問題,會不會以地球為中心觀測天體運行更加科學呢,這樣至少能夠保證考察到所有天體對地球的影響。割裂開來研究單獨的天體運行,是不是還不如整體考察更具意義? 大巫師鬻子:現代的科學家 不讀先秦兩漢古籍,真的無法想像我國古代先民是何等偉大,何等智慧。祖先的聰明才智真的讓我們現代人嘆為觀止,太偉大了。在本文中,分享一下鬻子的觀點。 鬻子,在現在的人看來,也許並非先秦名人。在歷史上,他是周文王的老師。其書能流傳至今,其實是非常能說明問題的。在古代,鬻子被稱之為大巫師。那麼他到底講了什麼內容呢? ... ​按照我國古書的邏輯,在首章的必然是此書的重要內容。在《鬻子》一書的開頭,記載了如下的內容。 鬻子:運轉亡已,天地密移,疇覺之哉?故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損盈成虧,隨世隨死。往來相接,間不可省,疇覺之哉?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早在3000多年前,鬻子就已經認為,天地萬物都在永不停息的運轉,天地都在悄悄地轉動。 讓我們現代人想不到的是,我國古代先民還真的沒有「地心說」的思想。當然,不僅鬻子,古代道家很多書籍都有類似的記載。 鬻子還說,事物這裡減少了,那裡就會增加;這邊有盈餘,另一邊就會有虧損。而且是同時發生與消失,中間沒有間隙,人們都感覺不到。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樣的觀念是物質和能量守恆。但是早在3000年前,鬻子已經在跟周文王講這些「物質不滅定律」。 按照現代的觀點,鬻子至少應該可以被稱為科學家。 總結 當然,無論天干地支、還是鬻子的記載,都並非先秦古籍中的特例。我國在先秦時期的文化,真的不是簡單的詩詞歌賦,而是包羅萬象的全科科學,而現代科學把這些分成了物理、地理、天文、歷史。 從現代科學的演化來看,歷史地理學、天體物理學等等諸如此類跨學科專業的興起,又何嘗不是一種回歸呢。從當今歷史的發展,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在不遠的未來,跨學科、跨界已經成為必然。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g482p4m.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014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城下背酸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竹山鎮肌肉疼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埔心消化功能異常看什麼科埔心血壓不穩定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田中胃脹治療中醫 信義鄉肩頸痠痛看什麼科 鹿港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竹山鎮睡眠障礙門診改善中醫診所 田中耳鳴改善中醫診所 彰化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水里頭暈治療中醫 福興肩頸痠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南投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埔里記憶力減退看什麼科 大葉大學附近推薦四肢麻痺治療中醫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員林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hu66uu64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